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上海高端制造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上海高端制造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扩大开放一百条”推动加速形成集聚效应:落户临港的将不止是特斯拉超级工厂

7月11日,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首个海外超级工厂落户上海临港地区,并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外商独资项目的顺利落户为临港地区未来引进外资,发展高端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案例支持。”临港管委会产业首席规划师顾长石表示,在此基础上,“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有关汽车、飞机、船舶产业,以及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的对外开放的政策,为上海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突破政策限制,进一步引进外资,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三大产业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第41条至第46条主要涉及汽车、飞机、船舶三个产业领域,其中,“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取消飞机行业外资限制”等措施体现了上海开放的先发优势。

过去15年,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为临港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布局产业,但受制于某些先进制造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引进外资相对缓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出台后,将更有利于临港的重点产业加速形成集聚效应,体现其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主体承载区和开放创新先行试验区的‘先行者’优势。”顾长石认为,特别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的落地,不仅有利于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和研发能力的提升,还为飞机、船舶配套产业的加速集聚带来了示范效应。

临港管委会透露,紧跟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地脚步而来的还有与商用飞机发动机制造、船舶发动机制造相关的外国高端企业技术科研机构、相关配套企业等。

在船舶领域,“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第45条里关于“取消船舶设计、制造、修理等环节外资限制”的措施,还将推动中国船舶制造企业的制造能力走上新台阶。

“通过这次的政策,国际上一些关键的配套厂商可以来中国设厂,这将改善振华重工内部的核心配套件和整船、整机的制造能力,既能为我们带来很大帮助,也为我们未来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振华重工海工集团执行总经理袁晶指出,虽然放开船舶领域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限制会带来一定的竞争,但更多的会是合作。

“只有通过更开放的竞争与合作,才能促使中国的船舶制造企业的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走向世界前列。”

高端再制造产业发展加速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中第47条至第49条则主要涉及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和全球维修业务,其中,“扩大企业自产设备维修、再制造服务,加快建立出口产品售后服务体系”等相关措施已经在临港地区有了先行先试的经验。

所谓高端绿色再制造,是将废旧的工程机械零部件进行专业化的修复和再制造,使其在性能和质量上达到全新产品的水平,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节省能源和资源,减少废物和废气排放的目的。美国密西根大学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以气缸盖为例,相比于新制气缸盖,再制造气缸盖可以减少61%的温室气体排放,86%的用水量,以及85%的能源消耗。

2005年底,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再制造许可的外国独资公司——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临港成立。近13年来,随着中国在再制造领域的不断扩大开放,卡特彼勒再制造公司在中国可以生产的再制造零部件品种已从最初的几种扩展到现在的100多种,并且原材料的通关时间也从过去的3个月至半年缩短到现在的1个月左右。

“目前,我们生产的再制造成品中,有20%供应中国市场,80%供应全球市场。”公司成立之初即加入的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峰说,“但与我们向全球市场提供的7000多种再制造成品相比,上海工厂再制造业务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对再制造企业的产品规模和发展来说,再制造原材料,即旧件的全球流通,以及再制造成品的全球流通至关重要。但目前,由于中国对旧件的进口参照二手旧机电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对再制造成品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也参照二手旧机电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因此,旧件和再制造成品的进口都受到一定限制,为再制造企业的发展制造了“瓶颈”,也让再制造成品无法更好地服务中国售后市场,让用户多一种高性价比的选择。

宋峰期待,在“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指导下,卡特彼勒再制造公司作为在沪企业,愿意凭借自身40多年的业务经验,积极协助上海推动再制造业务的发展,使上海成为绿色工业的中心,并带动全国循环经济及绿色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希望,上海可以先行先试,让更多的旧件可以突破当前政策限制实现进口,并且推动法律上对再制造成品进行定义,让再制造成品的流通可以有法可依。”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8-07-30/42732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