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寒江如练。激荡奔涌的长江跨越苏中平原,东流入海,昼夜不息;40年弹指一挥间,扬子江依旧涛涌浪急、澎湃如昨,但在岸上,另一座“扬子江”已在改革开放的浩浩春风中拔地而起、巍巍矗立。
这就是中国大型医药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诞生于1971年的扬子江药业,在董事长徐镜人的“掌舵”下,四十余年深耕主业、坚守品质、持续创新,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险滩中激流勇进、行稳致远,近四年连续稳坐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百强榜“头把交椅”。
初心不负,再拓疆土。站在新时代的浪尖上,扬子江巨笔擘画中药产业蓝图,倾力打造“龙凤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用中华传统瑰宝守护百姓健康。近日,扬子晚报记者走进扬子江药业集团,对话徐镜人董事长,解析扬子江屡创神话的“密码”。
通讯员 刘良鸣 张小燕
扬子晚报记者 薛兵 郭小川 王国柱
坚守主业,47年专注做好“每一粒药”
夜幕时分,长江畔的扬子江药业集团龙凤堂中医药产业园华灯初上,鳞次栉比的仿古建筑群在灯火中巍峨壮观。12月的泰州,已是寒气袭人。夜色下,一位步履坚实的健者,却顶着寒风察看园区,深思着未来的远景蓝图。
他就是扬子江药业集团的缔造者徐镜人。47年来,他带领下的扬子江药业,从一个乡镇企业成长壮大为民族医药的一面旗帜。秘诀何在?徐镜人袒露心迹:“扬子江能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在于我们40多年坚守主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好‘每一粒药’!”
上世纪70年代初,扬州市泰兴县口岸镇(今泰州高港口岸街道),一个仪表厂,6间狭小的车间,就是扬子江药业的前身。徐镜人带着十几个人摸索前行,于1971年成立了“泰兴县口岸镇工农制药厂”。改革开放给扬子江药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81年至1988年,扬子江产销8年翻8番,后立足江苏编织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率先实施GMP认证……扬子江药业大胆改革创新,屡创行业奇迹。特别是随着胃苏颗粒、银杏叶片、左克、蓝芩口服液等一大批“明星产品”陆续问世,扬子江药业脱胎换骨、迅速壮大,目前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
不搞多元发展、不盲目扩张、不上市融资……痴迷制药的徐镜人在外人看来有点“倔强”,但他认为,正是这种执着,才让公司抵住了一次次诱惑,始终坚守主业,才有今天的扬子江药业集团。
良心制药,斩获国际质量大会17项金奖
“任何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唯有质量。”“为亲人制药、为父母制药。”走进扬子江药业,厂区内一句句振聋发聩的标语让人印象深刻。扬子江药业副总工程师徐开祥说,这些标语不仅仅是一句内化于心的口号,更是扬子江人外化于行的实践。
车间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标准,对比标准剂量,每瓶药物的灌装量允许有10%的误差,但扬子江将“厂标”定为5%,而要求冻干粉针剂车间将误差控制在3%。去年下半年,车间每批次12万瓶竟有2000瓶超过3%。为减少浪费,车间向公司申请将误差改成5%的“厂标”,但被驳回。经过半年的技术攻关,问题得到解决,在3%的标准下,目前每批次18万瓶只有不到100瓶超过3%。“有同行在参观车间时认为,其他非关键工序段没必要设置成无菌洁净区,这样可以减少成本,但公司的理念是当成本和质量发生冲突时,成本让位于质量。” 车间负责人说。
记者获悉,扬子江药业在生产、科研、质量一线组建了120多个QC(质量控制)小组,常年开展质量改进和效率提升等课题攻关,累计发表1000多项成果,十多项成果填补国内外空白;每年开展两次全员“质量月”活动,激励广大员工培养树立“工匠精神”,高标准做好每一粒药。从2015年至今,扬子江药业在历届国际质量大会上获得17项金奖。
“龙凤”起舞,擘画中药产业新版图
47年矢志不渝、初心不负。徐镜人领导的扬子江药业集团一跃而起,奋力打造世界一流制药企业。扬子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战略支点在哪里?徐镜人深谋远虑,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抱有浓烈情怀的他,决定带领扬子江,深度发掘中药文化的宝库,擘画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版图,开疆拓土再创业!
“十二五”期间,扬子江在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兴建了中药大健康产业基地——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徐镜人告诉记者,大健康的核心在发展中医药,中医药能解决西医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填补西药的“空白”。扬子江药业中药研究院负责人姚仲青博士说,研究院目前有一支高学历的中药研发团队,承担中药创新药、中药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近年来,研究院开发的双花百合片、柴芩清宁胶囊、神曲消食口服液等中药产品已经面市,护佑百姓健康。
如今,龙凤堂已经开始布局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经典名方、保健品乃至日化系列及其他相关诊疗领域。预计“十三五”末,龙凤堂可实现中药年产值150亿元。
“龙凤”起舞耀江天。在徐镜人眼里,龙凤是中华民族传统图腾,寓意阴阳协调,健康吉祥,“扬子江龙凤堂也要成为中国中医药产业的图腾!”这位缔造扬子江“传奇”的风云人物依然雄心不减、壮志未泯。我们期待扬子江演绎的下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