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各位委员、同志们:新年伊始,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
各位委员、同志们:
新年伊始,政协徐州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徐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解放思想抓机遇、凝心聚力促跨越,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新的显著成绩。一年来,我们在攻坚克难中稳增长、促转型,积极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治理空前强化、风险挑战增多等困难,坚决匡正发展理念,重抓项目建设,稳内需与扩外需协同发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力保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00亿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6.2亿元,工业和服务业应税销售收入、外资外贸、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核心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一年来,我们在开拓创新中抓大事、增优势,谋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瞄准省会以上城市能级规划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淮海经济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标国际标准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成功举办北京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和上海大院大所对接会,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圆满承办“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为徐州未来发展积淀深厚基础、开辟广阔空间。一年来,我们在担当尽责中解民忧、惠民生,年度7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解决了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新的布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精准扶贫成效显著,新增脱贫人口20.71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一年来,我们在同心同德中齐努力、共奋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政风焕发新的气象,全市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进,形成了中共徐州市委坚强领导、市级班子团结协作、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共建共享徐州“大家庭”的生动局面。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里,徐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有了新的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有了新的明显提升!广大干部的自信心、进取心、精气神有了新的明显提升!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在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牢牢把握民主和团结两大主题,政治协商卓有成效,参政议政成果丰富,民主监督广泛深入,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在改革发展稳定各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我代表中共徐州市委,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徐州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我们肩负着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经验典型的光荣使命。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解放思想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跨越发展再起航,一起拼搏、一起奋斗,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主攻方向不动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主导产业要打造“顶梁柱”。大力发展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实施一批建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努力打造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徐工集团做大做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领军企业。现代服务业要加快“上台阶”。深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突破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产业平台要形成“强磁场”。围绕主攻方向和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做优做强开发区、高新区主阵地,提升徐州综保区、电子口岸、国际互联网通道等开放平台,用好金融、物流、人才、技术交易等要素服务平台,形成功能健全、支撑有力的平台体系,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有效吸引集聚产业发展的高端资源要素。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加快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能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是徐州最大的发展优势。要对标国际国内一流城市提升徐州发展定位,在自主规划建设中做强城市实力,努力使规划“定位”变实际“地位”,真正做到“徐州之于淮海经济区如同上海之于长江三角洲”。要提高城市首位度。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全面提升徐州的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江苏北部新的增长极。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积极推进轨道交通、高铁、高架快速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剧院、会展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性项目,持续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努力建设让徐州人幸福自豪、令外地人羡慕向往的中心城市。要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用好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平台,健全互惠共赢、共建共享的协作机制,构建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都市圈”,强化放大同城效应;加快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链条;推动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打造区域公共服务高地;实行区域环境保护联防联控,全力推动淮海经济区绿色发展。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着力集聚发展新动能。改革开放是徐州振兴的必由之路,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突破重大改革关键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市县党政机构、经营性事业单位、国企国资、“放管服”等改革,敢啃硬骨头、涉险滩,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性障碍。要增创双向开放新优势。依托“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好用好开放平台,扎实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大力争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高水平办好一批具有徐州特色的高端展会品牌,拓宽引进外资渠道,打造江苏向西开放门户。要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加快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政产学研用金介”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一城一谷一区一院”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认真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对照世行和国家标准构建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折不扣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做到让企业在徐州安心经营、轻装上阵。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要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心系群众、依靠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千方百计加快富民增收。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拓宽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让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要对标对表提升公共服务。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标准体系,大力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一件接着一件抓,一年接着一年干,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要突出教育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多渠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扎实有效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加快构建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努力为全市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攻坚克难补短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聚焦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推动我市发展水平整体性提升。要铁腕推进污染防治。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大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让徐州百姓享受到更多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特别要持续开展“六大专项治理”,扎实推进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要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搬迁扶贫为突破口,积极推广睢宁搬迁扶贫、邳州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经验做法,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改善、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力争明年完成省定脱贫任务,全面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要切实强化风险防控。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创新政府投融资机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加强金融领域风险防控,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压降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更大突破,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锻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努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守政治定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徐州落地生根。要激励担当作为。健全完善“三项机制”,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新者、宽容实干者,着力抓好以提升组织程度为重点的工作推进落实,优化强化考核导向,强化目标落实和过程控制,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在彭城大地蔚然成风。要强化正风肃纪。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扎实做好巡视巡察整改,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盯“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打造廉洁政治“三清示范区”。
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民政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自觉在中共徐州市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努力寻求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共同把徐州这个“大家庭”建设得更加幸福美好。要在服务发展大局上贡献智慧力量。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当好思想库、智囊团,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向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聚焦,深入开展专题化课题调研,建真言、献良策、谋实招,在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中展现新作为。要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好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政协履行职能的全过程,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紧扣教育、医疗、生态、富民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及时反映百姓心声,帮助党委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更好落到实处。要在团结各方力量上彰显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团结面宽、包容性强、代表性广的优势,协助党委政府多做释疑解惑、凝聚共识、争取人心的工作,增进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各方面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树立良好形象。认真落实新修订政协章程,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推进政协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履职尽责的新成效、作风建设的新提升,树立人民政协新形象,展示政协委员新风采。各级党委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和改善对政协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政协协商民主,提高民主监督实效,推动参政议政务实开展,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各位委员、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70年前,徐州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获得解放、迎来新生;70年后,徐州正以跨越发展的豪迈气概支撑引领着淮海经济区加速崛起,展现了协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前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奋力打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淮海战役”,以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