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本网资讯 > 正文

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要点

徐州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系列报道之五

中国黄淮网44日上午,在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市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德法作了题为《强监管 优服务 提质量 保安全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第四部分的内容为“2019年全市市场监管重点工作安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市场监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场监管局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保安全”主题,坚持做到“五个一”,即牢固树立一个新理念,就是牢固树立强监管、优服务,把管理当作服务来做的新理念,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把管理寓于服务中;确立一个新目标,就是蹄疾步稳抓改革,凝心聚力促发展,提升精气神,树立新标杆,整体工作进位争先;订立一个新标准,就是强化对食品、药械、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食盐、电子商务六大安全重点领域的监管,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守住安全底线;设立一个新定位,就是对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围绕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以“六抓六促”(抓改革促创新、抓服务促发展、抓监管促规范、抓履职促安全、抓党建促合力、抓廉政促效能)全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展示市场监管部门新作为、新业绩、新形象;建立一支新队伍,就是坚守安全、做人、党纪政纪“三个底线”,建设一支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有担当、有作为、有能力、有情怀、有价值、有梦想的新时代市场监管队伍,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

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推进机构改革高质量,增强职能优化集聚度

(一)在目标上坚持“三个强化”。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全方位、全过程的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严守纪律规矩、严格执行程序、严肃责任要求,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落实有力。坚持强化组织引导,在机构改革中注重加强组织动员的广度、加大组织教育的力度、加快组织推进的速度,做到精心准备、精准实施、精细落实,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工作理念转型、体制机制转轨,切实把市委市政府要求变成具体方案、化成具体行动、转成具体成果,确保机构改革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坚持强化制度先导,新组建的市场监管局是多机构组合、多职能聚合、多人员集合,原来各部门的制度规定势必要“废改立”,当务之急是研究梳理、制定出台一系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制度规定,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可为、有效可控。

(二)在路径上突出“三个注重”。注重稳中求进,抓好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蹄急步稳促改革、稳中求进促落实。组织开展“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投身改革”和“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大讨论,确保思想稳定、工作稳定、队伍稳定。注重稳中求优,在部门设置上力争最大化最优化。围绕干部职位配置,研究制定干部选拔选任7大原则、12道程序,力求公平公正、人岗相适,并积极争取多渠道分流,使每位同志最大限度得到充分尊重和合理安排。注重稳中求实,坚持机构改革与日常监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提升,立足“大市场、大监管、大安全”,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管执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三)在效果上实现“三个融合”。实现职能融合,按照“打通、融通、贯通”的原则科学编制“三定”方案,着力消除板块痕迹,在综合处室设置、行政审批、监督抽检、信用建设等方面合并同类项。实现履职融合,围绕一体化、多功能、整体性、高效能的原则,尽快推进政务网站和办公系统等业务平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资源共享。实现人心融合,以“人合、事合、心合”为目标,推进市场监管系统多人员、多职能、多事权从物理整合转向化学融合,加快实现工作效能“1+12、队伍效用“1+1=1的效果,促进职能更优、效率更高、干劲更足。

(二)着力推进安全管理高质量,增强安全风险可控度

(四)开展食品监管服务提升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全面推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管理。深入开展“餐饮示范创建”、“你点我检”等为民办实事活动。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服务、严格把关”原则,统一示范建设标准,为餐饮单位建设、改造、管理等提供优质技术服务。重点保障“一少一老”(学校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安全),切实抓好“两大三小”(大型企业、大宗食品和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着力做到“三个提升”(提升婴幼儿、餐饮质量安全和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引导学校食堂、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等实施“五常”、6D等先进管理模式,推进“明厨亮灶”建设。

(五)开展药械监管服务提升行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正本清源”质量大检查,进一步规范关联企业的经营秩序。突出加大对疫苗质量的安全监管,抓好血液制品、特殊药品、中药注射剂、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高风险产品监管,严厉打击互联网制售假药、无证经营使用医疗器械、执业药师“挂证”等违法行为。定期发布药品消费警示,及时高效化解苗头性、系统性风险。

(六)开展特种设备监管服务提升行动。强化特种设备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严格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加强风险控制与事故预防,加大生产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力度。突出对易发多发安全问题的电梯、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施以及叉车、起重机械等设备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建立特种设备“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机制,坚持“育新、抓大、扶小”理念,实行分类支持服务和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宣传和专业人才培养,推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由特种设备装备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七)开展产品质量监管服务提升行动。围绕安全指标,完善监督抽查、跟踪检测、风险研判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和环保密切相关的产品强化监督抽查广度和频次,加强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农业生产资料、玩具文具、校服等重点领域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重大事故调查制度,加大对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防控、治理力度。开展“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自评师”培训,提高质量人才队伍;开展质量公众满意度测评、服务顾客满意度测评活动。

(八)开展食盐监管服务提升行动。强化食盐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监管,组织食盐流通秩序、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区域性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食品加工用盐检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可追溯。加强示范引领,开展“食盐放心消费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努力构建流通秩序稳定、质量安全可控的食盐经营秩序。

()开展电子商务监管服务提升行动。按照《电子商务法》规定,着力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亮照经营,着力督促电商平台经营者全面履行法定义务。加大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加大网络禁止销售商品清查工作,加大网络销售商品的质量抽检力度。以日常网络巡查、重要集中促销时间段监测为手段,强化网络经营行为检查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查处网络商品信息、虚假广告与虚假宣传、侵犯知识产权、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提升依法管网、以网管网、信用管网和协同管网的能力和水平。鼓励电商平台建立健全在线调解机制,提前化解消费纠纷。

(三)着力推进服务发展高质量,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

(十)创新市场主体准入机制。创造性开展“涉企证照通办改革”,对与企业关联的证照事项,全部由市场监管登记服务专区实行“提交一套材料、统一一窗受理、信息一网共享、反馈一次完成”,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真正做到市场监管环节企业注册登记由3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分类管理,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进一步拓展“多证合一”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将更多涉企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十一)创新登记“六合一”机制。通过网上智能引导系统对企业设立“咨询、核名、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六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实现申请人一次申请,登记机关一次性审核通过的目标。

(十二)创新食品经营便利化机制。对新申请预包装食品销售的市场主体,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在全市全面推广“食品经营证照联办”;取消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常监督管理人员”项。

(十三)创新检验检测效能化机制。围绕服务企业产品检验、新产品开放、科研创新,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开辟企业纺织品检测“绿色通道”,“随到随检”、“随约随检”。

(十四)创新生产许可优化管理机制。做好4类下放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承接,取消发证机关组织的发证前产品检验。

(十五)创新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企业送检流程,持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质量。对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取消书面备案审批程序,自行在线办理强制检定器具预约申请,实时查看受理结果。

(十六)创新企业快速退出机制。推行“简易注销+快速退出”制度,积极破解准入容易、退出难的问题。对未开业、无债权债务、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企业,由企业对上述事项作出诚信承诺,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

(四)着力推进监管执法高质量,增强市场秩序规范度

(十七)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有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文件,坚决纠正现有政策措施中涉及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方面的内容,主动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严把文件审查关,切实做到减少存量、规范增量、控制总量、提高质量。进一步健全审查机制、规范审查流程、落实审查责任,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效应分析和跟踪评估,防止出台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性政策措施。

(十八)加大监管机制创新力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全覆盖,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企业总数的5%,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体检”,切实减少随意检查、重复检查、交叉检查的行为,不断提高综合执法能力。尽快整合市场监管检查事项,以小概率抽查产生大范围震慑,对于风险程度高、问题发生多的领域,适时提高抽查抽检比例,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规范效果。强化信用监管,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应用,加大对失信“黑名单”的联合惩戒力度,让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十九)加大放心消费创建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强化对成品油、再生资源、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的监督管理。整合放心消费创建工程,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餐饮、粮油、食盐、家装、汽车维修、住宅装修等行业性创建活动;强化重点领域消费维权,着力突破餐饮、美容、健身等行业预付式消费维权监管难点。整合监督抽检机制,实行产品、商品、食品、化妆品综合抽检,强化抽检结果运用。整合信用约束功能,注重价格、质量、企业信用的衔接,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具内涵的消费市场监管体系。整合举报投诉平台,尽快将市场监管各投诉举报电话统一并轨到12315平台,实现一个平台集中受理、统一分流、快速处置,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诉举报服务。整合维权站点布局,以组建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为契机,加强消费维权组织建设,组织开展新兴消费领域比较试验和调查评价,探索推进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

(二十)加大价格监管执法力度。围绕让收费公开透明,让乱收费无处藏身,加强教育、医药、电商、供水供气供电、交通运输价格、停车场收费、商品房价格专项治理,督促价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规范价格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检查,重点组织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社团收费等开展专项检查,规范收费行为,服务企业降本增效;加强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督查,重点督查与贷款捆绑强制服务收费、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以及对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附加费用等有关行为。

(二十一)加大综合治理推进力度。针对市场混淆、商业贿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针对广告市场乱象,以金融业务、医疗、房地产、教育培训机构和“三品一械”广告为重点,深入开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针对违规直销和非法传销,深入开展“无传销”社区创建行动;针对假冒伪劣行为,扎实开展保健品、农村市场、电商平台、认证领域等专项治理行动,通过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让违法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同时,要加大安全生产、扫黑除恶、社会综合治理等执法工作。

(五)着力推进质量标准高质量,增强创新创造竞争度

(二十二)加快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实施“徐州市质量提升行动”,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新格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组织开展创建工作评估预验收工作,力争申请验收“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围绕培养优质制造和服务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创建质量品牌、推进质量创新、夯实质量基础、严格质量监管、推进质量共治,深入实施3大行业和5类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开展企业质量竞争力测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支持徐工集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争创中国质量奖。

(二十三)加快推进区域检验检测高地建设。围绕打造淮海经济区检验检测服务新高地,尽快建成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和江苏省特种机械人质检中心,为徐州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质量检测标准研制、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技术支撑,助推“徐州市检验检测和认证科技园”建设,助力全市领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探索建立“质量检测、技术诊断、标准研制、产品研发”全方位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检验检测工作指导,尽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工作格局。开展2-3个省级质检中心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立项调研和申报工作,力争获批筹建。新建5-7个计量标准,完善强制检定工作体系。全面加强认证检测市场监管,维护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二十四)加快推进国家省级标准项目建设。实施“标准化+”徐州制造、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现代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加快推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等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国家级用电安全服务和省级基层养老服务等标准化试点建设;鼓励引导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活动,申报筹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建立市级地方标准立项论证评估机制,完善试点培育和标准激励机制;在部分领域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发挥标准提质增效作用。大力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着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增强企业发展加速度

 (二十五)实施企业“专利清零计划”。对企业自主申请获得与主导产品或者核心技术紧密相关的首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给予一次性奖励。加大贯标力度,筑牢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础,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市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贯标全覆盖。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大力实施市级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

(二十六)实施产业专利导航计划。围绕我市优先发展的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等四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产业专利导航计划,把握产业链中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推动专利分析深度参与产业运行决策,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二十七)实施品牌转型升级计划。服务企业提升商标创立、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快推进品牌强市建设,推动全市商标扩数量、提质量、增加含金量。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四大服务项目”,即:“增标服务项目”、扩大商标注册总量,“升标服务项目”、促进商标提档升级,“品牌国际化服务项目”、推动徐州商标走向世界,“贯标服务项目”、提高商标规范使用能力。同时,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市。

(七)着力推进队伍建设高质量,增强社会公众认可度

 

(二十八)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服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制,细化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支部书记“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体统筹、一起部署、一并考核、一抓到底。

(二十九)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强化政治责任,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在严肃的党内生活中锤炼党性修养、提高理论学养、强化作风素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广告导向监管、网络市场监管,抓好扫黑除恶整治。加强宣传信息工作,夯实政务网站、新媒体的管理责任。加快培育和涵养具有徐州特色的市场监管文化,使之成为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的思想指导、工作指向、行动指南,形成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思想联通、组织贯通、政令畅通、履职相通的大格局。

(三十)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部署,紧扣推进高质量建设“三清示范区”这一主线,贯彻落实局党委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层传导压力,级级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把管控机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细化到权力行使的各个环节。狠抓“四风”问题不放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下更大功夫。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强化纪律执行,严格奖勤罚懒,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让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有效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协同推进、协作落实。以高度政治自觉维护巡察权威,对巡察交办问题的整改,实行“五定一保”工作法,即定事项、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保实效。

(三十一)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抓依法行政,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严格行政复议案件审查、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落实层级监督责任,规范基层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重抓业务提升,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促进全系统素质大提升、业务大提升、能力大提升,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全力打造一支单项业务能力高、复合履职程度高、运转顺畅效能高、执行有力素质高的徐州市场监管干部队伍。重抓作风建设,人民群众对作风建设的效果评价最准确,要坚持从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坚持建机制、重长效,求特色、讲创新,抓规范、树形象,努力做到服务发展提速、监管执法提质、消费维权提效、依法行政提高、队伍管理提升。

 

    责任编辑:金子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yaowen/2019-04-05/43477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监管  服务  企业  工作  市场  推进  开展  质量
提升  加强  安全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