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保健养生 > 正文

节气中医┃春意藏夏初长 养心护阳话养生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随着夏日初长,南风送暖,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已到来。中医认为,夏季阳气外发,人体易出现“内虚易寒”的状态,此时养生当以“养心护阳”为要,顺应自然节律,守护身心安康。

药膳篇
夏季护阳的“清补”之道

 立夏之后,日照增强、气温攀升,中医提倡 “春夏养阳”,强调避免贪凉伤阳,注重温和滋补。在饮食选择上,宜多食用健脾益胃、养心安神之品。一道融合药食同源理念的 “太子参苹果煲排骨”,正是应时之选。这道药膳灵感源自传统水果菜 “镶花篮苹果”,以太子参、苹果、排骨为主材,兼具清甜果香与醇厚肉香,暗含中医清补智慧。

食材搭配

 太子参 5 克,性平味甘,与莲子相须为用,共奏补气养心之效,且清补不燥;

 排骨 500 克,健脾补虚;

 苹果 2 个,清热生津、开胃消食,与桂花酱调和,既中和肉腥,又暗合 “酸甘化阴” 之理;

 水发莲子 50 克,养心安神;

 桂花酱 10 克,调和诸味;

 另辅以白糖、盐少许。

制作步骤

 1、新鲜排骨焯水去血沫,苹果去核切块,莲子去心洗净,太子参浸泡10分钟;

 2、所有食材入炖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60分钟;

 3、出锅前加入桂花酱、白糖、盐调味,即可享用。

专家点评

 “太子参甘平入脾肺,苹果甘凉生津,莲子交通心肾,全方清补不腻,恰合夏季‘扶阳而不助火’之要。夏季阳气外浮,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过食冷饮易损伤脾肾之阳,宜通过适度温补助阳气升发,同时结合‘夜卧早起,适度运动’,使气机宣通。” 此时节,冬病夏治亦事半功倍,是调补身体的黄金时期。

 这道药膳的 “主角” 太子参,因形似人参而小巧,又称 “孩儿参”。据《本草从新》记载,古代某王朝太子久病体虚,御医以其入药调治而痊,因其功同参类而性更平和,故美其名曰 “太子参”。其独特之处在于性平力缓,补气而不燥,尤其适合小儿虚汗、脾虚食少及体虚易倦者,日常可泡茶、煮粥或炖汤,久服能缓缓滋养。需注意,感冒发热、痰湿内盛者应暂停食用,服用期间忌生冷油腻。

文创篇

七子白养颜皂的美白奥秘

 顺应时节,中医古方 “七子白” 传承千年美白智慧,精选七种以 “白” 命名的中药材 —— 白芷、白茯苓、白术、白芨、白芍、白蔹、白僵蚕,辅以珍珠粉白皙皮肤,制成 “七子白养颜皂”。七白皆入阳明经,白芷走表,茯苓渗湿,僵蚕通络,合珍珠粉重镇生肌,体现中医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材料

 中药:白芍、白术、白茯苓、白芷、白芨、白蔹、白僵蚕、珍珠粉;

 辅料: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碱(NaOH)、精油等;

工具

 电陶炉、玻璃烧杯、滤网、玻璃棒等;

制作流程

 1、中药材煎煮、过滤,取滤液冷却备用。另取少量中药材粉碎成超细粉,备用。

 2、将碱(NaOH),少量多次,加入已冷却的中药煎煮液中,搅拌,冷却至45度左右待用。

 3、取适量椰子油、棕榈油、橄榄油加入烧杯中,隔水融化,冷却温度至45度左右待用。

 4、将制备、冷却好的碱液缓缓加入油相中,持续搅拌至酸奶状,画“8”字不立即消失即可。

 5、把搅拌好的皂化液倒入模具中。放置24小时左右,至皂化液凝固,即可脱模。

 6、把脱模、切制后的皂块,放置阴凉通风处晾30天左右,测量PH值为7-8即可使用。

专家点评

 此皂融合中药草本精华与现代制皂工艺,温和清洁的同时,兼具祛斑、提亮、修护等功效,让传统养颜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

 中医养生始终强调 “天人合一”。立夏之际,不妨放缓脚步,以太子参的清补滋养身心,借七子白的草本力量呵护肌肤,“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心阳得护则神自安,肌肤得养则气自华,内外兼修方为立夏养生之道,在炎炎夏日中保持 “心阳平和、肌肤焕亮” 的最佳状态。

节气中医指导专家


黄东智
徐州市中医院制剂中心主任

主任中药师

文、图/由徐州市中医院提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bjys/2025-05-07/46262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